相关推荐
内卷
开发人员总要进步,不满足于码农角色, 不满足于被领导,不满足于卖体力活, 于是,进步发展成项目经理; 项目经理也要进步,不满足于流程后端,不满足于被限定,要有更多产品发言权, 于是,学习发展成产品经理; 结果就是产品经理越来越多。 这样解读不一定对, 也可以解释为人人都想当产品经理而不是码农,都喜欢指指点点而不具体干活。 一人干,一人看,还有一个在捣蛋。 软件开发行业公司内卷嘛?
太阳底下无新鲜事-说近因错觉
近因错觉,本义是认为一些词语或词组是新进才有的,实际上已经存在很久了。以上三个观点,算是近因错觉定义的一种延伸,认为新进的,其实出现已久。近因错觉和近因偏差以及近因效应不同,后两者估计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提及。如何避免近因错觉,来看看 AI 的解法。
有理就在声高-说鸵鸟效应/心态
和选择性知觉不同,鸵鸟效应/心态则是完全回避和自己预期/信念不同的信息,比如高管们只喜欢听好话,股民们喜欢上涨。鸵鸟效应/心态,可能是因为无知而害怕,也可能是因为损失厌恶,当然也有单纯的不喜欢。
为什么抄底抄在半山腰-聊赌徒谬误
无论是包红波绿波,还是轮盘的计数现象,或是左侧交易,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赌徒谬误。意思是在持续出现了某个现象之后,人们就必然期待相反现象的出现,否则就会觉得不合理,不符合大数规律,不符合均值回归,所谓物极必反、盛极而衰、否极泰来。
毁灭你与你无关--聊聊正常化偏误
正常化偏误(Normalcy bias),是指灾难发生时意识不到或者不以为意,仍然视为正常的思维偏误。温水煮青蛙是典型比喻,而狼来的例子是反面教材,不相信智能驾驶则是彻底避免正常化偏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