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之障

认知之障,
有些经历过有些还在经历,
人生是一场修行,
这些阶梯都是需要修行破解的迷障。
和选择性知觉不同,鸵鸟效应/心态则是完全回避和自己预期/信念不同的信息,比如高管们只喜欢听好话,股民们喜欢上涨。鸵鸟效应/心态,可能是因为无知而害怕,也可能是因为损失厌恶,当然也有单纯的不喜欢。
开发人员总要进步,不满足于码农角色, 不满足于被领导,不满足于卖体力活, 于是,进步发展成项目经理; 项目经理也要进步,不满足于流程后端,不满足于被限定,要有更多产品发言权, 于是,学习发展成产品经理; 结果就是产品经理越来越多。 这样解读不一定对, 也可以解释为人人都想当产品经理而不是码农,都喜欢指指点点而不具体干活。 一人干,一人看,还有一个在捣蛋。 软件开发行业公司内卷嘛?
2008年第一次创业,据当时对商业的理解以及拥有的资源,有几个点:
1,出于资金考虑,初始投入的资本金尽量的少;
2,出于对资金周转率的要求,不要有什么库存;
3,产品最好是比较熟的厂商提供的;
基于如上考虑,电商是最佳生意方式,定制化的产品是最佳选择;由于是在网上售卖,所以只要有产品图片即可,也不需要库存,更不需要太多的钱;刚好前同事负责的一个厂商就是做定制外贸,产品是3D头像定制人偶,每天多的时候有100多笔订单。
一切似乎完美,于是匆匆上阵,花了半年构建自己的网络独立商城,同时跑工厂,拍照,上传产品,坐等买家访问...最终以个位数订单结束的此次创业。
仗着脑子些许聪明,读书尚可,家务农活不爱干,没到被长辈们说懒的程度,但确实是对重复简单的活提不起劲。比如插秧,比如垒石,比如套食用菌袋等等,就如生产线上的某个工位,一整天持续不停地重复地做着某个动作,枯燥朴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