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么不做要么做完美对吗–聊聊忽略概率偏差 标准答案的教育、非黑即白的脸谱化影视,容易让人形成非黑即白的极端化思维,而现实是灰色的、模凌两可的,充满了各种可能性,到处存在着“差不多”就可以的情况。要么不做要么完美地做,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思维的结果,中间没有模糊/灰色地带,会导致不少机会的丧失。接受灰色地带,接受各种可能性,接受逐步完善的过程,或许才是实事求是的生意本质?来看看 AI 对于忽略概率的方案。 2023-7-21 manbun 有生一二
明明是运气偏以为实力-谈聚类错觉 在样本量很少的情况下,持续出现了某一类现象,就尝试归纳总结,认为有某种因果联系/关系,或规律或经验,并以此来进行判断和决策,很容易就会翻车。无论是背影杀手,还是阶段性赌运,或所谓技术,都存在一个认知偏差,就是聚类错觉。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,我们天性地会对发生的事物/任务/人物等进行区分归类,简单的区分容易导致翻车,如何避免? 2023-7-18 manbun 有生一二
我说的都是错的–说说偏差盲点 几次创业失败,立业成家的思想转变,可喜的是有进步,可叹的是时间流逝。人都有弱点或说认知盲点/偏差盲点,虽有前辈或好友提醒,但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亲身体会、备受打击、痛苦反思之后才能发现盲点。相比于唐太宗的“以人为镜”认知/能力差太远,只是提醒就能认识到错误。如何避免?如何改善认知偏差盲点? 2023-7-7 manbun 有生一二
江山易改本性难移-说塞麦尔维斯反射/效应 在细胞还没发现前,塞麦尔维斯是第一个发现手术后洗手能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医生,然而被认为是神经病并最终抑郁而亡。塞麦尔维斯反射/效应说明,新证据/新知识很难被接受和认可,因为与其原有的规范流程、信仰理念以及范式模型相冲突相矛盾。无论是个人的坏习惯,业务流程的优化,或是企业的转型,都充满了挑战性,失败率惊人,如何破? 2023-7-4 manbun 有生一二
对神不敬会有报应-聊主观验证 对神不敬会有报应,解释了小屁孩怎么会好巧不巧地引燃了兜里的鞭炮;各种算命星座心理性格测试的结论,让人对自己现状有了合理借口,自我认同,“命该如此”“原来如此”“我就是那样的人”;更不用说各种营销文、软文、视频、广告,原生地带有目的。 2023-6-30 manbun 有生一二
有理就在声高-说鸵鸟效应/心态 和选择性知觉不同,鸵鸟效应/心态则是完全回避和自己预期/信念不同的信息,比如高管们只喜欢听好话,股民们喜欢上涨。鸵鸟效应/心态,可能是因为无知而害怕,也可能是因为损失厌恶,当然也有单纯的不喜欢。 2023-6-27 manbun 有生一二
你以为数字不会说谎-扯观察者期望效应 先入为主、戴着有色眼镜、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为个人喜好、兴趣、目的、立场等进行面试,测试,汇报,带来的是主观偏好,最终影响可能好也可能坏;这就是观察者期望效应(期望效应/实验者效应)。人都是有立场,有偏好的,很难避免,就如这篇文字,为了证明存在这个效应,个人举例如上三个例子,也是期望效应的一种?怎么办? 2023-6-20 manbun 有生一二
仁者见仁淫者见淫-聊选择性知觉 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是一叶障目,是盲人摸象?还是一叶知秋,见微知著,管中窥豹?同样的文字,同样的图片,同样的场景,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,产生的观点、解释、情绪也不同,反馈反应也不同。 2023-6-16 manbun 有生一二